来源 : 本院
日期 : 2021-07-30
你知道如何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居家隔离吗?疫情以来,我省先后发布一系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标准。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居家隔离技术规范》(DB32/T 3763-2020)告诉我们,正确的居家隔离应该这样做。
居家隔离是指在家庭环境下,对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者、新冠肺炎出院者、医师评估可以居家隔离的轻症症状疑似患者以及因客观原因无法前往集中地点隔离的疑似患者,釆用一定的措施进行管理的过程。
对于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者以及出院者均应按照要求进行为期14天的居家隔离(健康观察期),那么在进行居家隔离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隔离场所总体要求
隔离房间内应配置体温计、医用口罩、消毒湿巾、棉签、70%~80%的乙醇、含氯消毒剂、一次性手套、带封口的塑料袋、带盖的垃圾桶等。
1、开窗通风
居家隔离者最好选择家庭中通风较好的房间隔离,单独居住,多开窗通风;保持房门随时关闭,在打开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室友相通的房门时先开窗通风,尽量减少共处时间。避免使用中央空调。居家隔离若没有条件单间居住,应保持1米以上床间距。
二、消毒对象及方法
每天保证早晚至少2次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至少30分钟。对地面和墙面采用含有效氯 500mg/L~1000mg/L消毒液的抹布或拖把消毒,对手机、门把手、床头柜、桌椅、灯具开关等一般物品表面采用75%乙醇或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每天1~2次。
餐饮具清洗后采用煮沸或流通蒸汽15分钟~30分钟的方法消毒,衣物、床单、被罩、浴巾、毛巾等织物类应勤洗、勤晒,保持清洁,一人一换一洗一消毒。隔离者独立使用或与家庭成员共用的坐便器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
2、避免接触,严格分区分餐
居家隔离者生活用品(如洗漱用具、衣被等)单人单用,须与家庭成员分开放置;其清洁、消毒用具(如抹布、拖把等)单独使用。不共用可能导致间接接触感染的居家用品,如毛巾、餐饮具等。隔离者单独用餐,餐具分开固定使用每次使用后消毒。
3、注意公共区域卫生
在公共区域如卫生间等须开窗通风。必须共用时应分时段使用,卫生间必须通风,对于没有窗户的卫生间,应打开排气扇。在人体接触的物体表面应当及时消毒。
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对隔离者的生活污染物垃圾清理前使用消毒剂喷洒或浇洒垃圾至湿润,然后扎紧垃圾袋口,标记为污染物后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及时交社区统一处理。
三、自我监测和防护措施
1、自我监测
早晚主动测量体温,以口腔温度为参考,37.3°C~38°C为低热,38. 1 °C~39°C为中等热,超过39°C为高热。以及观察自身有无干咳、咽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乏力、精神差、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
2、自我防护措施
做好呼吸卫生和手卫生,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肘遮掩口鼻,洗手应用皂液和清水按七步洗手法清洗40秒~60秒,可用含75%乙醇的消毒棉球或消毒片涂擦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不少于15秒。
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保证食物摄入多样化,并开展适量室内运动,根据身体状况积极锻炼,增强体质;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规律作息,睡前2小时内不进行剧烈运动,并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最后,提示大家,积极应对居家隔离问题,消除恐慌心理,学会接纳自己负面情绪,多与家人正向互动,利用读书、欣赏音乐、居家运动等方式充实自己,疏解精神压力,自觉遵守规范的隔离防护措施,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全社会负责。
(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宣)